性診所

1980
05/01/1980

引言

性診所是提供診斷及治療服務予與性有關求診者的診所,性診所底下成立「性別認同小組」,專門集中處理跨性別人士求診個案。香港第一間於1980年設於瑪麗醫院,2005年於香港醫療體系管理層以資源缺乏為由關閉診所。 原本性診所的跨性別求診者,被散落到醫管局轄下七個聯網的精神科求診。但並非所有精神科醫生也對性別認同障礙,以至整個評估、診斷和轉介的流程有所了解的情況下,拖延及惡化診斷及療程。終在團體多年來爭取後,在2016年於威爾斯親王醫院復辦。

05/06/1980

1980年 設立「性別認同小組」

香港第一間性診所在1980年於瑪麗醫院由吳敏倫教授創立,為性別認同障礙者提供專門評估。

1990
05/06/1990

九十年代

香港公立醫院九十年代開始在集中在律敦治醫院進行變性手術。

2005
05/06/2005

2005年 性診所關閉

性診所於2005因資源缺乏而關閉,求診者被避分散到各醫院,但因一般精神科醫生不懂性別認同評估的「超專門」知識,情況混亂。

2009
05/06/2009

2009年

2009年同志組織到立法會申訴部反映性診所關閉後,性別重置手術評估安排混亂,更擔心袁維昌醫生快將退休會令變性手術終止。

2010
05/06/2010

2010-2016年 成立「性別認同障礙診所」

威爾斯醫院於2010年首次透露,計劃重開性別認同的一站式診療服務,幾經反覆後,最終於2016年正式成立「性別認同障礙診所」。

2017
05/06/2017

「性別認同」求診者有多少人?

香港未有跨性別或性別認同者的完整人數統計,只可以由醫管局多年來公佈的零星數字中,大概得知求診者的人數的情況。

2018
05/06/2018

展望

從八十年代性診所的設立、至往後的倒閉、爭取重設,反映當中求診人數一直在上升,正因為專業治療者不足,關於性診所的討論在誇性別社群中愈來愈多,以至愈多組織推動現階段性診所。 性診所經歷十年才能夠以「性別認同障礙診所」的形式於威院復辦,當中困難阻滯在於醫院管理局於確認及接受跨性別人士的身份及需要是以使用公立資源的框架下考慮。瑪麗醫院性診所結業後,三至四年後醫管局才確認有需要為跨性別人士的提供專業醫療服務。期間負責的醫生亦可能考慮到個人升遷等因素而不繼續主力跟進個案,以至診斷及治療未能繼續。此外,跨性別社群之間的分歧,亦影響爭取重置性診所進度。 最理想面貌的性診所,應更公眾化。於現時缺乏公開宣傳的情況下,依靠求診者有否接觸本地跨性別組織而得到相關資訊。若醫管局網站設立屬於性診所的專頁,求診者將更容易尋求關於性診所的資訊。其次,性診所若與本地跨性別組織合作,醫院可將相關合作的病人權益組織資料傳達給求診者,讓求診者決定是否參與。

返回